品名:和田玉 墨玉青花玉籽料原石摆件; 产地:和田玉龙喀什河; 玉质:地质细腻温润; 尺寸:长189mmx宽160x厚25mm; 重量:1520克; ★特别提示★ 本店每个宝贝均有玉龙轩倾力拍摄的多角度图片及局部特写,并且玉石均有与烟的对比照,出价前请仔细看图,初学者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购买,不能接受色差的朋友请您慎重出价,切忌拍下宝贝后又以看不清楚图片或不喜欢为由成交不买、退货。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本店绝不以青海料、俄料、韩料来冒充出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真正意义上的和田玉,市场上充斥的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玉,因国家标准中不标明产地,鉴定书中就将含有透闪石成分的青海玉和俄罗斯玉均标注为“和田玉”。青海料、俄料等,所谓的“和田玉”的品质远不如新疆玉龙喀什河所产的和田玉,两者价格也相差数倍到数十倍不等。要想买到真品和田玉,首先要认清是否为新疆和田地区所产的和田玉;店铺销售的商品均明确标注和田玉产地,绝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请放心选购。 有关玉器的保养知识: 玉器韧性很强,但千万不要把这一特性误解为它不怕摔打.殊不知玉器同样是需要精心保养的.在佩戴玉器首饰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使它从高处坠落或碰撞到硬物,尤其是已经带有少数裂纹的玉器首饰.否则很容易破裂或者损坏。 玉器是高雅和纯洁的象征,如果它经常接触油污,油污则易沾在表面,影响光彩.有些时候污浊的油垢沿玉器首饰的裂纹充填,非常不雅观.因此在佩戴玉器首饰的时候,要保持玉器首饰的清洁,得经常在中性洗涤剂中用软布清洗,抹干之后再用绸布擦干净. 玉器首饰在经过雕琢以后,往往都上有川蜡以增加它的美艳程度.所以玉器首饰不能与酸、碱和有机溶剂等接触.即使是还没有上蜡的玉器首饰,因为它们是多矿物的集合体,如果与酸、碱长期接触.这些化学试剂会对玉器首饰的表面产生腐蚀作用.另外不能将玉器首饰长期放在箱子里面,时间长了以后玉器首饰也会失去原有的水分。 玉石(翡翠、玛瑙、和田玉等材质)手镯如何保养? 玉石手镯是珍贵娇嫩,是我们珍爱的宝贝,不论佩戴与否,都需要对它认真保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睡觉、洗澡时,或是在厨房炸、炒、烹、煎美味佳肴时,或是干脏活、累活或剧烈运动的时候,佩戴珠宝首饰就不适合了。如果说佩戴玉石手镯有什么禁忌的话,那就是避免碰撞摔打、高温低温、血腥油污、酸碱腐蚀,当然也别丢失。 1、玉石的硬度比较高,但比较脆,容易断裂。在佩戴玉手镯时,避免坠落或撞击硬物,特别是少量裂纹的玉石手镯,更是容易断裂。 2、手镯长期佩戴,表面不免有污渍,影响光彩。要保持玉石的清洁,就使用专业的珠宝护理液---宝海伟星珠宝护理抑菌液清洗,然后再用柔软的宝海伟星珠宝擦拭布擦亮。不仅增强玉石手镯光亮度、清洁祛污,更起到杀菌抑菌的保养效果。在玉石手镯表面形成的保护膜有效防护珠宝玉石的磨损,持久清香,还原珠宝光泽本色,降低珠宝表面磨损。 3、玉手镯要避免高温暴晒,以免玉手镯失水失泽。 4、定期的保养清洁。切忌用牙膏、洗洁剂、肥皂水等清洁。正确的清洁方法是:用专业的珠宝护理液---宝海伟星珠宝护理抑菌液清洗,然后再用柔软的宝海伟星珠宝擦拭布擦亮。 所以,玉手镯的保养秘籍就是经常佩戴,定期保养清洁。 佩戴和田玉有什么好处? 古人讲佩玉为美,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埋藏地下几千年货是上亿年,玉中含有大量矿物素,所以人们常说人养玉玉养人,如果人的身体好长期佩玉可以滋润玉,玉的水头也就是折光度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亮。如果人的身体不好长期佩玉,玉中的矿物素会慢慢让人体吸收达到保健作用,譬如女士戴玉的手镯通常带左手,因为对心脏有好处。玉为枕而脑聪,古代皇帝就喜欢用玉做枕头,向中国古代长寿的皇帝都久用玉枕。而且像《本草纲目》也有对玉保健作用的介绍。 特别是和田玉,素有软玉之王之称。和田玉的保健作用,经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和田玉含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微量素,经常佩戴和田玉,由于在佩戴过程中摩擦皮肤与按摩穴位等作用,对经络血脉和皮肤等都有作用,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所以将和田玉器佩戴品作为护身符,是非常有好处的。和田玉乃稀世珍宝,和田玉石含有人体所需的硒、锌、镍、钴、锰、镁、钙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素,这些素散发的启动波和人体细胞的启动波是同一种波动状态,人体细胞随着从玉石散发出的波动产生共鸣和共振,使人体细胞组织更具活力,并促进血液循坏、增强新陈代谢、及进排除体内废物。其中占40%的镁素是形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镁素也存在人体细胞中。玉能使生活饮用水和自然水变成活性水,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佩戴和田玉更显出佩戴者的高贵,也可以作为衣服的配饰。 怎样识别和田玉籽料: 如大家所知道,新疆玉的皮是鉴别是不是真正籽料的一个特征,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鉴别皮是不是做上去的@ 还有颜色是不是加上的呢? 下面有五方面的建议供参考: 第一,就是从籽料的皮色来入手: 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自然受沁,只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纹的地方颜色比较深。这种皮色是相当的自然,也就是大家总讲的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里面的玉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不过真正好的籽玉是不长皮的,即使是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那活皮的色是从玉里透出来的. 第二,假皮中之死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故大多是成枣红皮。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虽然鲜艳,但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显得干涩,没有滋润感觉。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比较疏松的地方,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能进色的。这样的皮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因为玉石的密度比较大,颜色根本就没有真的沁入石头里假的色和真正籽料的千万年自然沁入的皮色有本质的区别。 假皮染色的原料多是染制毛毯用之染料,造假枣红皮和洒金皮为多。真皮不管它是什么颜色,玉工雕玉时琢下来的玉粉都是白色的,这是我经过碎石实验的. 而染色的假皮则浮于表面、色凝凹处,磨下的玉粉是带色的。一件带皮籽料是否为真皮,玉工最清楚。 和阗玉的皮色是次生的,一般厚度小于一毫米。(俄籽料的皮一般较厚,色浓艳有僵感,请注意区分点!)但差非所有全部的籽料都能清楚看见汗毛孔,特别是经过打磨抛光后的成品雕件。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这点百试百灵的啊. 第三,就是看从籽玉的裂纹来辨认: 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征之一,自古以来和田子玉以皮为贵质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难觅,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质紧密纯净的好籽玉根本不会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沒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如何鉴別它的真伪呢?这时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个重要鉴別标志。籽玉在河床中历经百年的冲刷踫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这些裂只要不影响主体都是好料. 磨光籽和滾筒料料型相对都十分完美无缺,很少有裂,並且可以看出有多个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别真籽玉的标志! 第四, 水草状侵染,一些仔料表皮呈水草状侵染,这可以说是仔料铁的证据,因为这种水草状侵染不是短时间人工染色能够形成的,而是几千甚至几万年矿物质侵染的结果。金属盐与仔玉长期接触,沿浅裂隙向两边与仔玉的纤维状结晶体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形成这种带有毛刺状的水草状侵染,这是时间的印记,这种侵染潜伏在裂隙两边的玉皮之下一点点。水草状侵染的各种形态见图.(有加强皮籽料或次品无色籽料染色的,虽有汗毛孔但水草状侵染现象是做不出来的;还有一种用酸蚀做出来的假汗毛孔,虽染假皮,但水草状侵染现象是做不出来的) 第五, 色系辨别, 仔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远看、近看色系都不变,属于温润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时白度正常,拿远看则有点发青的感觉,尤其和仔料样本放在一起,利用这个方法相比较时,近看、远看,可以看出差异,由于这个目测法屡试不爽,是很好辨别玉料的方法。无论玉的白度看起来再怎么白,不属于和田仔料的玉带远看,还是会偏蓝或青色系。此法和有无汗毛孔方法同样适用于有皮色的仔玉。 籽料的来源: 籽料也被称为籽玉或籽儿玉,是高山上的原生玉矿受冰川、地震、风化等地质作用的影响,不断裂解剥落后,雨季被流水冲到河道中,经过河水千百万年的不停地翻 滚、冲刷、碰撞、侵蚀而形成的。因此90%以上的籽玉都有绺裂,属于籽玉天然的自然属性。籽玉加工打磨后,呈现油脂光泽。 和田软玉和硬玉的区别: 和田软玉与硬玉不同,是由角闪石族矿物中透闪石一阳起石矿物(以透闪石为主)组成的致密块体。在显微镜下观察,软玉同硬玉一样也呈纤维状结构。这种由透闪石或阳起石组成的纤维状结构,是软玉具有温润细腻和坚韧性质的主要原因。透闪石是一种含水和氟的钙镁硅酸盐,其成分中常含有4%以下的铁,当铁含量超过4%时即过渡为阳起石。新疆和田软玉的化学成分结果是:二氧化硅占57.60%,氧化铝0.25%,三氧化二铁0.66%,氧化锰0.16%,氧化镁25.61,氧化钙2.68,其他杂质2.74%。硬度6-6.5。密度2.96-3.17。矿物折光率:透闪石为Np=1.599-1.619,Nm=1.612-1.630,Ng=1.622-1.640,重折率0.021-0.023;阳起石为Np=1.619-1.688,Nm=1.630-1.697,Ng=1.640-1.750,重折率0.021-0.027。 和田玉的类别: 按和田玉产出的情况,自古以来就分为山产和水产两种。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玉有山产,水产两种,各地之玉多产在山上,于阗之玉则在 河边。”清代陈胜《玉记》中载:“产水底者名子儿玉,为上;产山上者名宝盖玉,次之。”将水产的叫子玉,山产的叫宝盖玉,当地采玉者根据和田玉产出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种。 产出分类: 山料又叫山玉,或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产于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体怀古老的前赛武纪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子玉。有不同玉石品种的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山流水名称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指夹生在海拨3500米至5000米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玉石表面比较平滑,距原生玉石矿藏较近,有固定的产地属于堆积型玉石砂矿藏。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子玉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阶地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子玉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途搬运,冲刷,分选,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子玉有各种颜色,白玉子玉叫白子玉,青白玉子玉叫青白玉子,青玉子玉叫青玉子。 和田玉的颜色分类: 和田玉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黄玉、青玉、墨玉、四类,其他颜色的和田玉也可归入此四类中。 白玉: 白玉的颜色由白到青白,多种多样,即使同一条矿脉,也不尽相同,叫法上名目繁多,有季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白玉是和田玉中特有的高档玉石,块度一般不大。世界各地的软玉中白玉极为罕见。白子玉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色越白越好。光滑如卵的纯白子玉叫“光白子”,质量特别好。有的白子玉经氧化表面有一定颜色,秋梨色叫“秋梨子”,虎皮色叫“虎皮子”,枣色叫“枣皮子”。都是和田玉名贵品种。白玉按颜色还可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羊脂玉因色似羊脂,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中最好的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青白玉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葱白、粉青、灰白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渡品种,和田玉中较为常见。 黄玉: 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古人以“黄侔蒸梨”者最好。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探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古代玉器中有用琢成的珍品,如清代乾隆年间琢制成的黄玉三羊樽,黄玉异兽形瓶,黄玉佛手等。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 青玉: 青玉有淡黄色到深黄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古籍记载有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等等、现代以颜色深浅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和田玉中青玉最多,常见大块者。近年,见有一种翠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是较好的品种。 墨玉: 和田玉的颜色分类墨色到淡黄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工艺名称繁多,有乌云片、淡黄光、鑫貂须、美人须等。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淡分布不均,多见于与青玉、白玉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点墨之分,全墨,即“黑如纯漆”者,乃是上品,十分少见。聚墨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较聚集,可用作俏色。点墨则分散成点,影响使用。墨玉由墨玉大都是小块的,其黑色皆因含较多的细微石墨磷片所致。“翳玉”也是古籍记载中墨玉的一种,即青玉或白玉中较多细小的石墨鳞片比较均匀的星点状分布,称“细墨”星者。翳玉块度也很小,属于墨玉与青玉或白玉的过渡品种。和田玉除上述四类外,古籍中提到的“黄玉赤如鸡冠”的赤玉,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均未见,只见具暗红皮色的子玉和具褐黄色的糖玉,其皮色薄,块度也小。古玉至今未见赤玉工艺品,所以不单独作为一个品种列出。但是,最近笔者的新疆朋友给我看了几块和田子玉,其中有二块和田子玉,颜色呈赤红,也许够得了赤玉标准。 璞玉 璞,就是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韩非子●和氏>>: “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这是指蕴玉之石;《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这是指未琢之玉。自古以来,对璞玉十分珍视,被当作宝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曾有详细记载:“凡璞藏玉,其价无几。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于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壁,也不易得。起纵横五六寸无瑕者,治以为杯,此已当之重宝也。”说明璞玉在古代是非常珍贵之宝。本世纪初谢彬访问新疆,见和田玉“有皮者价尤高。皮有酒金、秋梨、鸡血等名,盖玉之带璞者,一物往往数百金,采者不曰得玉,而曰得宝”。可见,璞玉即使在现代仍是很贵重的。 璞玉的外皮,按其成分和产状等特征,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色皮:和田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如前述,玉皮有各种颜色。玉石界以各种颜色而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等。从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质量,如黑皮子、鹿皮子等,多为上等白玉好料。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有秋梨等皮色,价值更高。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菜点状。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有经验的拾玉者、到中下游去找带色皮的子玉;而往上游,找到色皮子玉的机会就很少。此外,在发现带皮的山料,这也是由于次生氧化形成的。 糖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分布的一层黄褐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故把有糖皮玉石称为糖白玉。糖玉的糖皮厚度较大,从几厘米到20-30厘米,常将白玉或青玉包围起来,呈过渡关系,糖玉产于矿体裂隙附近。有人对且未县塔特勒克苏玉石矿糖玉的糖皮进行研究,认为糖皮和田玉系氧化所致。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糖皮由透闪石微晶组成,呈壕状和交织纤维结构,单偏光下可见淡褐色铁质在透闪石中呈云片状分布。从化学成分可知,糖玉糖皮与白玉近似,但有两点明显不同,一是Fe203>Fe0,而白玉中Fe203<Fe0;二是S03高,为1.28%,而白玉中一般为0.6%-0.24。这些说明糖玉是氧化环境的产物,系和田玉形成后,由残余岩浆水沿和田玉矿体裂隙渗透,使氧化亚铁转化为三氧化二铁的结果,糖皮即为氧化铁染的结果。 石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包围的围岩。围岩一种是透闪石化白云大理石岩,在开采时同玉一起开采出来,附于玉的表面,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当它经流水或冰川的长期冲刷和搬运后,石与玉则分离。围岩另一种是透闪石岩。如和田玉在形成过程中交代了粗晶状的透闪石,由于交代不彻底,在玉的表面常附有粗晶透闪石,这种石皮与玉界限过渡。工艺界称玉的阴阳面,阴面是指玉外表的这种石质。和田玉璞玉之所以贵重,一是因为色皮可以利用作俏色玉器;二是因为玉的质量很好。俏色玉器制作,中国已有很久历史,直到现在,还利用色皮琢成各种玉器,使其更富有情趣。一些仿古制中更为常见,如仿古玉杯和仿古玉佛手利用秋梨皮和虎皮琢制更显示古色古香。 从璞玉的特征很自然的使人联想到古代有名的和氏壁。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在《韩非子●和氏》一文中记载了和氏壁的故事。称“楚人得玉璞楚山中”,献给楚庄王,“玉人相之”,认为是石不是玉,庄王以欺君之罪,剁去卞和的左脚。以后又献给武王,同样又被剁去右脚。直到文王即位,命“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壁”可见,和氏壁原本也是一种璞玉。开始没有被“玉人”认出,以后去掉外皮,果然“得宝”。秦国得悉赵惠文王获得和氏壁后,欲夺此宝,诈称愿以十五城换和氏壁,赵国蔺相如巧破骗局,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传说,到秦时,和氏壁被秦始皇用作皇帝玉玺,据说在公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因此失落。而往年之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玉玺奉上。刘邦称帝后,号曰“汉传国玺”,代代相传。西汉未年,王莽让其弟舜入宫素玺。太后大怒之下,将玉玺“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碎一角,后来用黄金镶补了一块。光武中兴后,传国玉玺又归了刘秀。传国玉玺的再次失而复得是在东汉未年。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未带玉玺,返宫后发现此玺已不知去向。不久,董卓之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在城南甄宫井中捞出的宫女尸体的颈下,发现一朱红小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上有籇文:“受命于天,既寿水昌”。从此,传国玉玺成为各储侯争夺的对象,从孙坚到袁术,再到曹操。三国归晋后,传国玉玺也自然传给了晋,西晋未年,五胡十六国更迭频繁,传国玉玺也不断地在血腥残杀的伴随下易主。最终传玺归东晋,再经宋、齐、梁、陈、隋,最后落入唐高祖李渊手中,改称此玺为“宝”,并世代相传。唐代将玉玺传了二百七十余年,到唐昭宗时代才落入后梁;五代十国时,后唐李天帽灭后梁获玺,传到后唐未帝李从珂,后晋石敬瑭攻洛阳时,李从珂摘玺登玄武楼自焚,石敬瑭攻入洛阳,玺已不知下落,成为千古疑案。宋太祖赵匡胤仅从后周那儿继承了两方宝印,而没有传国玉玺。这价值边城的和氏壁究竟是什么样?人们极为关注。著名的地质学家章鸿剑根据杜光庭《录异记》所载和氏壁特征,认为是拉长石。《录异记》中说:和氏壁乃“岁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则碧,正而视之色白”。就是说和氏壁正侧面有不同颜色。拉长石是斜长石族最重要的宝石,它的诱人之处是透过宝石面可以见到彩斑状的颜色。大块拉长石显示这种效应最佳,称为闪光变彩,这是由于层状结构引起的。变形主要为绿色、蓝色。国外,于18世纪发现它才用作宝石。和氏壁为拉长石说的观点,虽然近年得到一些学者的赞同,但是依据仍嫌不足。和氏壁已经失踪,据其特征的记载,最可靠的还是《韩非子●和氏》一文的记述。该文说“理其璞而得宝”,和氏壁为一块璞玉,即玉被石包上。当然,拉长石不是这种璞玉。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也认为,“所谓连城之壁”,是“璞中之玉”。因此认为这一种看法是合适的。当然,这仅是一种看法。和氏壁究竟是什么,仍是一个千古之迷。 什么是白玉@ 白色的玉石就称为白玉,非也!然而市场上一些商家就是将白色玉石一律称为白玉,原因在于,一是商家对白玉不甚了解而误称;二是存心欺诈,鱼目混珠,以牟取暴利。 在我国,白玉是一个特定的玉石品种,是白色软玉的特定名称。因这种软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等地,所以常被称为和田玉。软玉因所含矿物和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导致颜色的不同,所以软玉又有白玉、青玉之分,另外还有碧玉、墨玉等因色而命名的软玉品种。白玉是软玉中最为珍贵的玉石品种。软玉的质地十分细腻,用手触摸有滑感,它是由粒径小于0.01毫米的纤维状透闪石—阳起石晶体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玉一般呈毡状、簇状和捆状交织结构。这种结构在玉料上看不清楚,但在玉雕成品中就能清楚的显示出来,就好像在微透明的地子上均匀分布的不透明的花朵。这是因为透闪石纤维交织蔬密不同的关系。 白玉的运输: 白玉产于西域的新疆,从殷商时期开始,经过漫长崎岖的道路,从新疆经过甘肃、陕西才能运抵河南,和田玉才进入中原。靠人力和骆驼运输玉石非常艰难,《天工开物》是这样描述和田玉运进中原的途径:或溯河舟,或驾驼,经庄浪入嘉峪,而至于甘州与肃州。中国贩玉者,至此互市而得之,东入中华,卸萃燕京。玉工辨璞高下来定价,而后琢之。也就是说:玉石通过河舟,或骆驼运至嘉峪关,在甘肃贩玉人购买玉石后运回燕京,玉工根据玉石质量定价购买,然后进行雕琢。历史考证表明,远在丝绸之路以前,在中原到中国西北边陲之间就存在玉石之路,玉门关就是玉石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驿站。自玉门关。专家认为玉石之路比著名的丝绸之路要早一千年。有人认为玉石之路就是丝绸之路,但是有专家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那么这条玉石之路应走哪里呢?古书中的一句话,愈氏就是月氏,在古代月氏人活动在天山南北,而他们是玉石的中间商。考古界认为,古人的交通路线是依据山水地势而定,从新疆地貌分析,从和田向中原进发,那就是沿昆仑山下的克里雅河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再到塔里木河,沿水向东。根据考古界发现,克里雅河上的四座古城遗址,直到今日,克里雅河上还有人居住。在塔里木河上的另一座古城库车也有不少玉的故事。一块是唐代玄奘法师见到过的佛迹大玉石,但是现在找不到了。另一块是清代为给慈禧做玉床的更大的一块玉石,库车人认为它也丢失了,也有人称它就被陈列在地质博物馆中,是谁把它弄到了北京呢?离开塔里木河向北就要翻越天山,天山中的古道有两条,一条叫银山道,一条叫兴地沟,在银山道上找到了一处曾救过玄奘的泉水,在兴地沟中看到了一处游牧部落刻在岩石上的岩画。古代和田玉进入中原不论走什么路线都是十分艰难,和田玉进入内地的时代十分久远,但是到了汉代玉石之路才真正开始畅通起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玉石运输路线。 |
|